做實驗教育如果只是不斷為了有經費、資源、人力投入或金錢預算不斷挹注,成就他的可能性,我們就必須得思考,這樣的模式有沒有辦法複製到其他的學校。如果每個學校都說要做兩班三組,需要人力、鐘點費,沒有資源時還能這樣做嗎?
實驗教育另一個成功的部份是做課程的改變,從課程、跨領域的教學,這是好的方向,每個做實驗教育都是種嘗試,能夠從任何一種可能好的方向、可複製的方向,把這樣的經驗帶給還沒做實驗的學校hifu 效果。
大家(指台東公辦實驗學校)做實驗教育時新課綱還沒出現(註1)。新課綱已經給我們很多可能性,如果108課綱可以做的事情,還要不要走到實驗學校?我們要思考一下去皺紋。
如果現在要做實驗學校,一定是108課綱架構體系下,在課程或其他資源爭取上還是綁手綁腳,非得走實驗學校才能往前更進一步或做嘗試。
對於家長推動桃源國中公辦民營一事,我尊重他們,我們也已經有多次溝通,都有各自表述的立場。他們(指推動小組)或許認為一定要走公辦民營的方式,但在我的立場,我覺得或許(推動小組)可以讓我們了解公辦民營(實驗學校)在做哪些光子嫩肤。
我沒有排斥KIPP(註2)這個系統理論先進到學校,KIPP不是只有公辦民營才能做,公辦公營實驗學校也可以做,但總得讓老師、學生們了解KIPP的好,我覺得我們可以一起來做這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