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生活] 磨出部落孩子的自信

[複製網址]
1
「在這裡,成功只能用想像的,」玉東國中老師王嘉納,心疼這群偏鄉孩子。他用自己的木工專長,給孩子技術,更帶領他們經驗了生命中的第一場勝利。

花蓮縣玉東國中老師王嘉納離不開了。

六月底,他四十四歲生日,學生們幫他慶生,旁人起鬨要學生唱生日快樂歌,一定要唱到王嘉納掉眼淚為止,一遍還沒唱完,真性情的他就掉淚了。一位極度叛逆的學生第一個上前抱緊他。王嘉納一語不發,但眼淚掉個不停thermage 邊間好

和所有玉東國中的學生一樣,王嘉納也是玉里長大的窮孩子。因為父親早逝、家境清苦沒錢買玩具,他便蒐集工地的廢材來玩。把木材中的釘子取出、用鐵鎚敲直重複使用,再將廢材做成小木屋。起初木屋搖搖欲墜,沒關係,反覆拆掉重做,直到房子穩固為止。

進入專科、走上木工之路的王嘉納,秉持一貫刻苦的態度。同學不想做的習作他全攬下來,也因此練就了近乎完美的手藝。升上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技大學)二年級時,他選上國際技能競賽國手,接著又在荷蘭國際競賽上獲得金牌,隨後進入台灣師範大學的工業教育學系Medilase 脫毛

金牌國手到偏鄉,為了學生拒絕高薪挖角

大學畢業的王嘉納,因為「木工」專長,本應分發到有木工科的高職。但因為錯誤的分發,讓這個世界木工金牌國手,落腳到偏鄉學校玉東國中。多次有人挖角他做木工設計,月入二十萬元,他也動搖過,但因心疼這些好不容易才站起來的孩子,實在放不下他們。

花蓮玉里赤科山腳下的玉東國中,如今只剩八十幾個學生,八成以上是原住民、七成單親。在連三餐都出問題的窘境下,書本裡的英文字母、古今聖賢、生涯規劃,都離得好遠好遠去暗瘡印

在七、八年級的一般課程中,學生不是翹課就是睡覺鬧事,老師常要四處抓學生回來上課;九年級則是餐飲和木工兩個技藝班,王嘉納就是九年級木工班的導師,帶領著這屆十三個孩子。

他是校長危正華口中的「三十五小時老師」,除了每週七堂的木工課外,課後、週末都得加班陪孩子做木工、趕畢業展的成品。很多不愛聽課的學生,對於實作興致勃勃,連下課十分鐘都到木工廠來趕工,王嘉納也必須守著他們確保安全。他幾乎沒用過導師休息室,木工廠就是他的辦公室。校長勸他偶爾回導師室跟其他老師交流,他則寧可陪學生。

他最受不了繁文縟節、官腔官調,有次不得已要寫簽呈,他請校長幫忙擬稿。校長鼓勵他:「你要練習啊!這樣以後才可以考主任、考校長。」王嘉納頂回去:「我幹麼要當校長?」他真心想陪學生,其他形式上的稱號他統統不要。


收藏收藏 推 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