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聯壁》中說過: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生活中,有的人話不多,但一張口就能讓人如沐春風。 有的人,喋喋不休,口無遮攔,令人厭煩。 為人處世,當謹言慎行。 有道是,多說多錯,少說少錯。 傾聽是涵養,慎言是教養,沉默是修養。 一個成年人最好的修養,是少說話,必要時保持沉默。 01 口無遮攔,易傷人心 演員徐崢,不到20歲就開始脫髮。 為了治療,四處尋醫問藥,甚至搜羅來不少偏方。 有一次,他在宿舍抹藥,同學們前來圍觀,慌亂間,徐崢打翻了瓶子。 有一個同學嘲笑他說:“桌子會不會長頭髮啊?” 另一個同學也搭腔:“你看看他的頭就知道了。” 兩個人諷刺的話,害徐崢自卑了好久。 有位作家說過: “不假思索地說話,往往是傷人而不自知的。” 有些話,可能說的人並非是有心的,可聽的人卻很難受。 口無遮攔,並非直爽,有時會變成一把傷人的利器。 所以,說話前一定要三思,想好了再說,切忌圖一時嘴快。 一個成熟的人,說話時,會多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議人非,不揭人短,不言人過。 出言有尺,說話有德,既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更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修養。 02 事緩則圓,語遲則貴 胡適在北大任教時,遇到一個遲到多次的學生。 這一天,眼看已經上課了,那名學生又一次遲到了,而這已經本周第四次遲到了。 本來,學校規定,多次遲到的學生是要被勸退的。 可胡適看這名學生,滿腳是泥,渾身濕漉漉的,於是讓他下課後來找自己。 詢問後得知,原來這名學生家住郊區,母親又生病了需要照顧,這才總是遲到。 胡適暗自慶倖,還好自己沒有衝動。 畢竟,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有時候需要多一些瞭解,再多一些包容。 古人雲:“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有時候,我們不了解事情的全貌,就武斷地說話,會有失偏頗。 如果能多聽少說,瞭解事情的真相,再去分析判斷,不失為一種高貴。 世事繁雜,事緩則圓,語遲則貴。 03 不嚼舌根,萬事從容 古話說得好:“福報從口入,禍事從口出。” 有時候,就是因為我們說了太多的“惡”話,結果傷害了自己。 小說《我的隱藏人生》中,主人公尤莉迪絲的鄰居,是個愛嚼舌根的女人。 有一天,鄰居看到尤莉迪絲抱著筆記本出門,她問道:“這是給孩子們買的文具嗎?” 尤莉迪絲回答說:“不,這是我們買來記錄家庭花銷的筆記本。” 萬萬沒想到,這個鄰居,到處宣揚說尤莉迪絲和丈夫遭遇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一傳十,十傳百,最後,整個街區的女人們都知道了。 尤莉迪絲也因此,跟這個女鄰居決裂了。 然而,女鄰居並沒有改變,依然不斷地“傳八卦”,最後工作也丟了,家人也遠離她。 做人啊,千萬別亂嚼舌根,會給別人同時也給自己招來是非災禍。 愛嚼人舌根的人,往往能力不夠,個人修養也不高。 職場上,他們通過詆毀他人,來掩蓋自己的無能。 生活中,他們嫉妒別人比自己幸福,便到處散佈謠言,以緩解內心的不平衡。 一個人命好不好,就看他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嘴。 真正成熟、有修養的人,更願意將嚼人舌根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 成年人,當守心守嘴,遇人遇事少說話,寧可無話可說,也好過禍從口出。 如此,才能將自己修煉到至高的境界,創造出良好的人際關係,生活簡單,萬事從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