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 月,太平國小首次參加在台北舉行的Maker Fair嘉年華,幾個孩子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緊張得不得了,根本不敢跟參觀者說話,呂奎漢鼓勵他們去其他攤位參觀,看到別人怎麼介紹後,孩子們有了概念,之後接續在新竹、台中的參展,都能自己獨當一面搶著解說,甚至,在台灣科學教育館的國際交流活動上,五年級的余欣宸還能用英文跟外國人溝通CEF 課程。
「只要孩子想去,我就給他們機會,」呂奎漢說,在教育現場,許多老師很容易只看到好學生,機會也都只落在他們身上,他自己一開始也是如此,但其實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於是他訂下規定,只要能夠負責任,完成自己的目標與工作,就有機會到外面參加活動,而且要求孩子們透過APP或其他方式做紀錄,回來後要分享給班上的同學們,讓留在學校的孩子們也能間接接觸外界。雖然受限經費,呂奎漢一次只能帶一兩個,但目前太平國小的中高年級學生,全部都有走出卓溪的經驗,他們最新的挑戰目標是在暑假時到台南參加活動會計軟件比較。
從開設鄉鎮內的自學班,到學校社團、寒暑假營隊,呂奎漢老師投入極大的心力資源,同樣在推廣偏鄉程式教育並成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的成大教授蘇文鈺就說,呂奎漢老師不計花費的熱情投入相當令人感動,特別是面對107年課綱的教學需求,再怎麼快速培養新的資訊老師,都無法滿足現場需求,只有鼓勵更多像呂老師這樣的在地老師自立,才能真正的落實程式教育酒盒包裝設計。
「老師們不要怕被孩子追上,」目前也是資訊教育種子教師的呂奎漢,除了帶領孩子探索,也在花蓮地區組織了「今晚誰來code」教師社群及粉絲頁,每週一次在玉里鎮開課,教導其他老師們學習程式語言,並在粉絲頁上分享他自己開發的相關整合教案內容,一路走來,呂奎漢說,其實程式學習並沒有那麼難,當老師自己願意先跨出去,孩子就會跟上來。而自己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成長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