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生活] 把自己跟孩子劃在同一國

[複製網址]
1
再來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要給任何針對孩子個人的評斷,別講「你就是如何如何」之類的。你要評斷的是手機,而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說明抖音(或IG)的獲利模式,說他們為了吸引用戶眼球,運用了哪些心理機制:區分我群與他者、蒐集人際關係資訊、透過人比人去進行自我理解,這些都是人類本能uche lihkg

如果要舉例說明手機誤事,盡量舉你自己為例,捷運坐過站之類的。這樣,才可以把你和孩子劃為同一國,把手機劃成另一國。如果舉孩子為例,只會把孩子與手機劃為同一國,你自己變成另一國。

再來,是把握任何跟手機或網路使用有關的時事,拿來跟孩子討論。這種時事幾乎每週都有,就看你有沒在留意:抖音挑戰鬧出人命、網路騙財騙色、網路霸凌。跟孩子討論時事,除了是提醒孩子注意網路的各種陷阱,也是要引導孩子講出自己的觀察:有沒同學為了拚人氣做出蠢事、有沒加入自己不喜歡卻不方便退出的群組、有沒聽說有同學結交到奇怪的網友uche伏

孩子既然成天掛網上,當然網上閱歷豐富。想引導他分享,討論時事是最好方式。

FOMO背後的科學也應該拿來跟孩子討論。FOMO是每個孩子如今都應該學會的英文單字,也就是「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孩子應該要知道,少滑一下手機就擔心錯過什麼,是被恐懼所制約。社群媒體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有辦法利用人類對於團體歸屬感的需求,去營造這種恐懼。這種恐懼跟家庭和不和樂、父母愛不愛小孩無關,跟孩子本性(也就是基因)較有關。

孩子若想證明自己沒被這種恐懼制約,最好方式是JOMO一次給父母看看,一次就好。JOMO也是新單字,是「錯失愉悅」(joy of missing out)的縮寫。美國已出版兩本講JOMO的書,教人如何整天不滑手機,明明沒看到一堆訊息或短影音,但還是過很好uche傳銷

享受過一次JOMO,雖然還是可能繼續貪玩手機,但至少已獲得自律的經驗,也理解到自律純是看意願,也不會痛苦。

FOMO是每個孩子如今都應該學會的英文單字,
孩子應該要知道,少滑一下手機就擔心錯過什麼,
是被恐懼所制約。


收藏收藏 推 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