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簡老師」簡志祥用科技讓學生在教室裡就能看到雨林生態、海底的珊瑚白化,就連跳動的心臟、血液流動,也都從課本上活起來。在他的生物課上沒有「客人」,每個人有自己的進度,程度好的學生可以繼續加深加廣的學習,簡志祥也有了時間陪伴在課業上需要協助的孩子全片幅相機。
如何瞬間移動從新竹到海底去看珊瑚白化?如何看見跳動的心臟瓣膜?如何觀察台灣因板塊運動的隆起?這些,全都可以在簡志祥的生物課上完成心願。
新竹光華國中生物老師簡志祥,人稱「阿簡老師」,曾籌辦生物教師界最夯的教師社群「生物趴辣客」。網站「阿簡生物筆記」從科學玩具到標本製作,包羅萬象,是生物老師重要的靈感來源。他的行動教學不只是要學生拿著平板在校園裡拍照、紀錄,而是真實的「運用」科技,完成每一項任務CT電腦掃描。
學生忙到不想下課
在阿簡的課堂,學生很忙,忙到不想要下課。每堂課,阿簡會準備一張學習單,上面有四至五個問題。學生在課堂上要邊看影片邊寫筆記、做網路試題,可能還要操作實驗、做動畫。
善用平板ipad教學的阿簡,過去從「試卷解題」開始錄影片,到最後把生物一整年的課程,每個單元都有教學影片。他要求學生「看影片、寫筆記」,是每個單元最基本的任務,之後再透過App,把各地、各時代的地景帶進教室。譬如,他用醫學院在教解剖學的App,讓學生看見跳動的心臟瓣膜、血液流動;他也用國外博物館的App帶孩子看到侏羅紀、白堊紀的地球生物;戴上VR眼鏡,他和學生在教室裡就能上山下海,到雨林觀察生態也到海底研究像是珊瑚白化這樣的污染問題。
但是他的課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精彩。
回憶過去的教學,簡志祥也遇過很多老師的共同挫折,看見學生的學習問題卻不能解決,讓簡志祥很苦惱。簡志祥坦白,課堂時間有限,沒辦法關注到每個人,「只能關照多數學生,讓其他學生成為客人」。他明白,很多學生不敢問問題,「覺得問題很蠢、下課就忘了剛才的問題、不想打斷老師上課......」他信手捻來一個個學生不敢舉手提問的原因。所以他決定要改變現況,營造一個孩子能「安心學東西、安心問問題」的環境FDG正子掃描。
當平板這項工具開始出現在教學現場,簡志祥慢慢嘗試將它融入教學,隨著平板的數量越來越多,他開始讓學生一人一台用平板上課。回想起一開始讓學生一人一台平板,簡志祥反射性的回應「很恐怖」。當時簡志祥讓學生上網找化石的照片,卻發現學生很容易找到化石照片後就「一直連結出去到很多地方、回不來」,整堂課,簡志祥疲於抓回學生的注意力。
|